夏季来临
不少美味水果也都成熟了
晶莹剔透、鲜嫩多汁的荔枝
更是深受喜爱
但总会听到周围人说吃荔枝上火
医生也提醒
吃太多荔枝有可能引发健康问题
荔枝会引发什么疾病?
怎么吃才更健康呢?
关于荔枝的那些传言是真的吗?
01 吃荔枝多了会上火?
荔枝中含有大量的葡萄糖、果糖、各种维生素,专家介绍,在过量食用荔枝后,会产生大量热卡,食用者可能出现舌头上长小疮、小便变黄、大便干结、嗓子痛、咳嗽等症状,这些症状从西医角度来看,是由于热卡摄入过多而引起的代偿反应,在中医角度上来看就是“上火”。
02 “荔枝病”是啥病?
荔枝果肉中除80%是水分外,主要含有果糖、葡萄糖、蛋白质、柠檬酸、果胶及维生素C等,而未成熟的荔枝中还含有较多的降血糖素A,进入人体后转变为高毒性的2-亚甲基环丙烷乙酰辅酶A,通过一系列反应,会抑制人体内脂肪转化为葡萄糖和酮体的过程。
空腹时体内糖原储备耗竭,我们人体主要依靠分解脂肪转化成葡萄糖来维持血糖(血液中葡萄糖)的水平,保证身体器官(特别是大脑)功能的正常运行。因此,空腹吃荔枝尤其是不成熟的荔枝更容易发生“低血糖”,初期表现为心悸、冷汗等,严重者会出现低血糖休克和神经损伤。
03 “得了荔枝病”咋办?
葡萄糖是脑组织获能的主要来源,当发生低血糖早期时,身体通过调节可以保证优先供给大脑足够的葡萄糖,若低血糖未及时纠正,就会影响脑代谢,导致脑功能不可逆的损伤,继发地引起全身性机能和物质代谢紊乱。
如果出现“荔枝病”即低血糖反应,及时补充葡萄糖即可。生活中常见的软饮料,只要标签成分中有“葡萄糖或果葡糖浆”,就说明其中含有葡萄糖。注意“白糖、红糖和蔗糖”(双糖)都不是葡萄糖(单糖),需要在消化道转换为葡萄糖,起效相对较慢,还是直接喝马上能吸收的软饮料最好。
如果已经达到脑缺血、缺氧、昏迷的地步,单纯补充葡萄糖已达不到治疗的效果,必须及时送医采取综合治疗措施。
04 注意:“糖友”别吃荔枝降糖
其实,正常成人适量食用荔枝是不会有危险的,因为我们人体有血糖调控体系,当血糖降低时,降血糖激素——胰岛素分泌会减少,升血糖激素——胰高血糖素、肾上腺素、糖皮质激素、生长激素等分泌会增加,血糖得以维持在正常范围。
如果是空腹状态下,我们只要记得及时进餐,不要忽略每一顿饭,就不会有危险,饭后半小时到2小时吃荔枝,就更没有问题。
但有几类特殊人群需要注意,如肝脏还处于发育过程的儿童和营养不良者,他们的肝脏解毒能力减弱,受到“毒素”的抑制作用更强;还有糖尿病患者,他们血糖调节能力较差,本身就特别容易出现饭前低血糖的情况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有些人认为的吃荔枝可以帮助糖尿病患者降血糖的说法并不科学,病友们千万不要贸然尝试用吃荔枝的方法去降血糖,以免发生危险。
05 吃荔枝会致“酒驾”?
有人说,吃完荔枝开车会被查出酒驾。专家介绍,荔枝含糖分比较高,在包装转运中会产生无氧化学反应,导致酒精的产生。吃荔枝后,口腔细菌中的酶也会刺激酒精的产生。
不过,吃几颗荔枝所产生的酒精很少,在人体口腔内停留的时间也很短,几分钟后就测不出来了。如果还是担心,那么吃完后不妨用水漱漱口。
06 荔枝一次吃多少比较好?
到底该怎么吃荔枝呢?以下给出几点建议:
1.不吃未成熟的荔枝。
2.不把荔枝当作一餐唯一的食物(预防儿童贪食多吃)。
3.避免夜间食用过多的荔枝,特别是午夜到第二天早晨,空腹时间长,更需要脂肪转成葡萄糖以维持正常血糖。
要特别提醒的是,目前我国大部分品种的成熟荔枝都是红色或暗红色的,绿色或半绿半红的荔枝并不是完全成熟的荔枝。因此。对于非完全成熟上市的荔枝,一定要提高警惕。
“日啖荔枝三百颗,不辞长作岭南人。”每天进食量方面,“日啖荔枝三百颗”是不推荐的,但健康成人每日300克以内还是可以的,老人儿童一次不要超过5颗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