怀胎十月对于每一位孕妈妈来说都是一段特殊、宝贵的时光,既充满期待,又伴随各种挑战,身体许多微妙的变化都可能给孕妈妈带来一些不适。今天小编总结了孕期常见的不适症状及缓解方法,帮助孕妈妈舒适度过孕期。
一、早孕反应
约90%的孕妇在早孕阶段会出现恶心症状,50%~80%的孕妇伴有孕吐。其表现多样,常见症状包括畏寒、头晕、流涎、乏力、嗜睡、食欲减退、偏好酸味、厌油、恶心和晨吐等。通常从孕6周左右开始,至孕16周后逐渐缓解,个别孕妇可能持续整个孕期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孕早期胎儿营养需求相对较低,进食减少一般不会影响胎儿发育。饮食方面宜清淡,避免辛辣、油腻,可选择适口性佳的淀粉类食物(如饼干),采取少量多餐方式进食。建议优先补充叶酸,因部分复合维生素中含铁,可能加重恶心症状。国外研究建议,轻中度早孕反应可尝试食用生姜或补充维生素B6。必要时可在医师指导下服用抗组胺药物或多巴胺拮抗剂。中医治疗如针灸、穴位刺激等亦可缓解不适。
若孕妇出现严重恶心呕吐,进食困难、体重明显下降、脱水等表现,应警惕“妊娠剧吐”。若未及时干预,严重者可能引发酮症、影响胎儿及母体多器官功能,甚至导致神经系统异常,务必尽早就医干预。
二、尿频、便秘与腹胀
随着子宫体积不断增大,盆腔器官(膀胱、肠管)受压迫,容易引发尿频、便秘与腹胀等问题。同时,由于激素水平的变化致使输尿管蠕动减弱,胃贲门括约肌松弛,胃排空时间延长,肠蠕动减弱,从而加重尿频、便秘和腹胀。如果以前孕妇就有便秘、痔疮等情况,则症状更加严重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建议每日饮水充足,注意膳食均衡,多摄入富含膳食纤维的蔬果,如香蕉、芹菜、燕麦等,减少甜食和产气食物(如豆类)摄入,避免过饱。适当进行散步、游泳、孕期体操等运动,有助于促进肠道蠕动。养成规律排便习惯,避免久坐久站。如有需要,可在医生指导下使用乳果糖、开塞露等药物。若出现三日以上无排便、大便带血、持续腹痛、呕吐、血尿、尿痛或伴发热等症状,应及时就诊。
三、耻骨联合分离与腰骶疼痛
因为胎盘分泌松弛素造成关节、韧带的松弛,加上妊娠晚期重心前移,在度过舒适的中孕期后,不少孕妇在晚孕期会出现耻骨联合分离、腰骶部疼痛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避免久坐久站,合理使用托腹带减轻骨盆压力,坐姿下可使用软垫减轻骶尾部压迫。选择低跟、柔软鞋履,适当进行腰背肌锻炼,并可在医生建议下补钙。适量运动对母婴健康有益,建议孕妇从中孕期开始进行步行、游泳等有氧和抗阻训练,每日30分钟、微微出汗即可。
需注意若患有严重心肺疾病、宫颈机能不全、先兆早产、胎膜早破、重度贫血、多胎妊娠等情况,运动需遵医嘱或避免。若疼痛剧烈、伴下肢放射痛、行走困难等情况,应尽快就医。
四、水肿
孕晚期随着子宫增大,压迫下腔静脉,部分孕妇会出现踝部、小腿轻度水肿,一般休息后缓解,属生理现象。但若水肿持续不退、合并头痛头晕、体重快速增加(每周增长>0.5kg),应警惕妊娠期高血压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控制钠盐摄入,少食腌制和加工食品。建议左侧卧位休息,抬高下肢,避免久坐久站。水肿明显者可适量饮用冬瓜汤、淡豆浆等清利水饮,但应遵医嘱评估体质后酌情使用。
五、腿部抽筋
孕妇需要将体内大部分钙质给予胎儿,身体钙含量不足便会影响肌肉神经细胞的稳定性造成抽筋,常发生于小腿腓肠肌,清晨和半夜容易发生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注意夜间腿部保暖,预防冷刺激。孕中期起科学补钙,饮食中保证奶类、蛋类摄入,必要时在医师指导下补充钙剂。
六、初乳分泌
孕期乳腺在激素作用下逐渐发育,乳房体积增加,乳晕色素加深,并可能在孕晚期分泌初乳,属正常现象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选择棉质、支撑性良好的孕妇胸罩,乳房增大后及时更换合适尺码。孕37周前避免刺激乳头,37周后可用柔软毛巾清洁乳头。乳头凹陷者37周前不建议进行“乳头十字操”。如发现乳房硬块、乳头出血等异常,建议及时就诊。
七、妊娠纹与皮肤瘙痒
妊娠纹形成主要由皮肤弹性纤维断裂所致,常伴皮肤瘙痒。孕妇不宜搔抓,以防感染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可涂抹润肤霜或橄榄油来缓解不适。饮食忌多油多糖,日常要多喝水。避免辛辣刺激,油炸或油腻的食物。不要用过热的水洗澡,不要过多用香皂、肥皂进行清洁,可以适当使用碱性小的洗面奶和沐浴液。
八、妊娠期贫血
在妊娠期间,由于体内激素水平变化及血容量增加,部分孕妇可能出现血液中血红蛋白浓度相对下降的情况;若膳食中铁、叶酸、维生素等营养素摄入不足,亦容易导致血红蛋白生成减少,从而引发贫血问题。特别是在妊娠中晚期,孕妇对铁的需求量显著增加,贫血风险随之上升,应予以高度重视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为有效预防和改善孕期贫血,建议孕妇适当进行有氧运动,以增强新陈代谢和促进血液循环。同时,在日常膳食中应注意摄入富含铁的食物,如动物肝脏、动物血制品,以及牛肉、羊肉等红肉类食品。此外,维生素C有助于铁的吸收,可适量摄入富含维C的食物,如猕猴桃、红枣、西兰花等。孕中晚期应适时补充铁剂。非贫血孕妇,如血清铁小于30ug,应补充元素铁60mg/天;诊断明确的缺铁性贫血孕妇,应补充元素铁100-200mg/天。
当出现以下情况应及时就医
静息状态下脉搏超过100次/分钟
心悸、气短、乏力等症状明显加重,或经休息后仍无法缓解
夜间憋醒,需高枕卧位以缓解呼吸困难
出现持续性咳嗽、咳痰等症状
九、孕期心理问题
孕期心理健康至关重要。约90%的孕产妇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,抑郁发生率为4%左右。情绪失调不仅影响母体健康,还可能影响胎儿发育。
○ 应对建议 ○
保持积极心态,接触正向信息,参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,学会自我情绪识别与调节。建议每日进行5分钟放松训练,如冥想、深呼吸,有助于缓解压力。合理安排作息与营养,多与家人朋友交流,及时排解负面情绪。若情绪长期异常,应在家属陪同下及时就医寻求专业帮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