抬起你的胳膊
看看上面有没有一些小红点
压着不痛,也不褪色
上网一搜
有人说是缺乏维生素C
有人说是皮肤衰老的表现
还有人提醒要警惕紫癜……
这些小红点到底是什么
会不会影响身体健康
身上的小红点可能是“血管痣”
血管痣,医学上称为樱桃样血管瘤或老年性血管瘤。不过,这些名称并不完全准确,因为它并非真正的痣,也并非仅见于老年人。
血管痣 图据《中国皮肤病性病图鉴》
从本质上说,血管痣是由于皮肤表面毛细血管扩张或增生产生的红点,其中流动着血液。血管痣在老年人群中较为常见,约75%的75岁以上老人都有血管痣。但它并非老年人的“专属”。统计发现,约有5%至41%的人在二十多岁时就可能出现血管痣。因此,判断是否为血管痣不能仅凭年龄,还需符合以下3个条件:
多见于手臂或上半身,少见于脸部、手部及下肢。
表现为多个红点,平整或略微隆起,按压后不褪色,大小多为1~3毫米。
无瘙痒、无疼痛,大小稳定,不会溃烂,也不会自行消退。
为什么会长“红痣”
血管痣的形成原因较多,常见的主要有两类:
年龄增长:随着年龄增长,皮肤组织逐渐老化,红痣可能是自然衰老过程中的一种表现。
怀孕:妊娠期间,催乳素等激素水平波动,可通过复杂机制促使皮肤出现血管痣,此类血管痣在产后有可能自然缩小甚至消失。
图源健康广东微信
此外,还有一些不是那么常见的原因。
基因突变:研究认为,部分人群的血管痣与基因突变(如GNAQ或GNA11基因)相关。但普通人群无需因此进行基因检测。
糖尿病:糖尿病患者出现血管痣的风险更高,且红痣可能较大。如伴有“多饮、多食、多尿、体重减轻”等典型症状,应及时就诊内分泌科。
特殊用药:个别人使用环孢素、氮芥或部分化疗药物后,可能更容易出现红痣。
感染:某些病毒感染(如人类疱疹病毒8型)在免疫抑制状态下也可能诱发红痣。
长了红痣,需要治疗吗?一同了解
血管痣仅是局部毛细血管的良性改变,与肿瘤无关,也不会恶变。通常情况下,血管痣无需治疗。如因外观影响或心理负担较大,也可选择治疗,不过要提前知道:
第一,治疗可能会有一定副作用,如疼痛、局部肿胀、结痂、暂时性色素沉着或减退,个别情况可能遗留疤痕。
第二,治疗并不能避免复发,所有的治疗,只能是去掉现有的红痣。
这些貌似“红痣”的表现也要留意
并非所有红点都是血管痣,有些疾病也可能表现为类似症状。要学会区分,避免误判。
蜘蛛痣:蜘蛛痣由皮肤小动脉末端扩张引起,常见于面部、颈部、手臂及上半身。其特征为有一个中心红点,会向周围辐射出血管分支,形似蜘蛛。用力按压中心点,周围会褪色。
蜘蛛痣 图据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
蜘蛛痣可见于儿童、孕妇及部分肝病患者。儿童期蜘蛛痣多持续存在,少数可自行消退;孕期形成的蜘蛛痣多在分娩后三个月左右自然消退。若短期内蜘蛛痣数量明显增多,应尽快就医,排查肝功能异常。
湿疹:若面颊或四肢屈侧部位出现鲜红或粉红色丘疹,伴有一定渗出液,同时伴随明显瘙痒感,可能是湿疹急性发作的表现。
湿疹 图据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
湿疹患者应在皮肤科医生的指导下,配合调整生活方式,并使用对应的药物来缓解。同时,要注意修护皮肤屏障,减轻泛红或有红色出血点的困扰。
过敏性紫癜:若四肢前侧,尤其是双下肢出现对称分布、伴有瘙痒且按压不褪色的红点或瘀斑,可能为过敏性紫癜(又称IgA血管炎),是一种常见的血管过敏反应性疾病。
过敏性紫癜 图据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
若身体出现大量瘀点或紫癜,并伴随鼻出血、关节疼痛肿胀、腹痛和胃部不适、尿液变色等,可能存在严重健康问题,应立即就医。
点滴型银屑病:点滴型银屑病(又称急性滴状银屑病)是一种常见皮肤病,特征是在躯干及四肢出现多个小型鳞屑性丘疹或斑块,大小约0.3-0.5厘米。
点滴型银屑病 图据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
这些丘疹或斑块表面覆盖银白色鳞屑,呈现“小红点上覆白膜”的外观。该病在青少年中较为多见,常与发病前的链球菌感染(如感冒等上呼吸道感染)相关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。
温馨提示
对身体出现的变化存有疑虑时
最佳方式是减少自行猜测与过度焦虑
及时寻求专业医师的诊断与指导
转发提醒更多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