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顶部
首页 > 首页新闻 > 正文
夏季运动好处多,又是多巴胺的一天~
  • 2023-08-07 来源:新华社客户端、燕赵都市报、中国体育报
  • 阅读量:4731

俗话说“夏练三伏 冬练三九”

夏季进行适当的运动

能增强免疫力和心肺功能

而运动产生的多巴胺

更能让人身心愉悦

那么炎炎夏日如何锻炼?

什么运动最适合?

收下这篇运动指南

别让高温阻挡我们运动的热情

唤醒夏日多巴胺

一起来运动!


夏季运动好处多


夏季运动时,高温会使血管扩张,血流量增加,可以使心脏的供血更加充分,以适应夏季心肌高耗氧的需求。


夏季运动可以提升呼吸频率,使肺内气体交换充分,从而提高血液中的氧含量,增加重要脏器的氧气供应量。


高温天气适当运动还可以加速人体代谢,有助于减脂塑形。


这些运动最适合


夏季最适宜的运动是慢节奏、低消耗的有氧运动,而游泳就是这样一种运动。夏季游泳是一种“纳凉”方式,也是一种非常健康、有效的健身方式。游泳前要做至少10分钟的关节和肌肉拉伸动作,刚下水时不要急于游动,要静待体温和水温趋于一致,在水中也要多做拉伸动作,以保持游泳的最佳状态。


此外,爬山也是适合夏季的运动项目之一。山中不仅气温清爽宜人,而且植被丰厚、空气清新,爬山时体力消耗会增加20%-30%,能有效燃烧脂肪,但夏季爬山更需注意防暑,在高温高湿的天气状态下不建议进行。


夏季运动需注意


● 运动前要进行充分的热身;


● 室外进行骑行、跑步、足球、网球等强度大的运动对体能要求高,高温天气会给运动者的体温调节和体液平衡带来极大的挑战,存在一定风险。可以选择游泳、水中健身、室内跑步、健身操和力量练习等。


● 不要长时间进行户外运动,避免因为出汗过多导致体温调节功能失调,引发发热、无力、头晕等中暑症状甚至器官损伤。


● 要随时观察身体反应,如有头晕、乏力等症状,要及时停止运动,保证机能恢复。


● 当运动后出现体温持续升高、持续性头痛、肌肉痉挛、恶心等情况时,应及时就医。


● 有些人夏季进行剧烈运动后,机体出现肌肉痉挛,热痉挛,常涉及小腿、手臂、腹壁和背部的肌肉,注意观察自身状态,感到不适及时停止,严重者尽快就医。


● 运动后不要马上吹空调或洗冷水澡,避免温度变化大诱发血管痉挛,引起头痛、头晕、面瘫等症状。


给中老年人的特别提醒


①尽量选择上午10时前、下午4时后锻炼,避开紫外线照射强烈的时间段,避免到人多、车多、建筑多的地方做运动,尽量选择有风或空气流动畅通的地方;


②运动时间不宜过长,以30分钟左右为宜;


③不宜选择过于激烈的运动方式,可选择散步、太极拳、游泳、跳广场舞等;


④量力而行,以不过度劳累为准则。


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注意


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高温天气运动需要格外注意。患者运动后大量出汗,容易脱水,使全身血容量骤降,加上血管扩张、回心血量减少,有可能导致血压降低过快,部分高血压患者容易出现乏力、头晕甚至晕倒等情况。同时,患者血液变得黏稠,可能导致血栓形成,增加心肌缺血、心梗、中风等发生的风险。


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,运动时要密切关注自己的身体状态,如有明显气喘、心慌、头晕、疲劳、胸闷等症状,应立即停止运动并观察,必要时到医院就诊。

责任编辑:闻雅丽