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顶部
首页 > 首页新闻 > 正文
妇女节 | 致敬每个不被定义的「她力量」
  • 2025-03-08 来源:央视一套微信公众号、《时代楷模发布厅》《开讲啦》《童心筑梦 志在未来》 《感动中国2022》《新闻直播间》等
  • 阅读量:153

春风拂面,万物生长

3月8日

是第115个“三八”国际劳动妇女节

在这个属于女性的节日里

向她们致敬

感受那份属于她们的独特力量


「她们」说——

“祖国需要我,我义无反顾。”

——屠呦呦

为寻找抗疟新药,她翻阅千卷古籍,历经190次失败,终于从《肘后备急方》中窥见曙光。以身试药时,她坦然说道:“我是组长,有责任第一个试药!”2015年,青蒿素问鼎诺贝尔奖,她让一株小草改写了全球医学史,更让中国科学家的名字镌刻在人类文明的丰碑上。

“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。”

——张桂梅

华坪女高的教室里,她用嘶哑的嗓音一遍遍重复誓词。十余年间,2000多名女孩从大山走向世界,而她身患20余种疾病仍坚持家访。当被问及为何如此拼命,张桂梅望向窗外奔跑的少女们,眼中有光:“我要把她们送出大山,让她们飞得高高的。”

“敦煌就是我的生命。”

——樊锦诗

北大毕业时,她放弃都市繁华,一头扎进大漠。住土屋、喝咸水、守荒漠,从青丝熬成白发,她用半个世纪守护莫高窟的千年风华。“此生命定,我就是莫高窟的守护人。”她这样说,也这样践行。


每一岁,皆有光芒

10+岁:李清照16岁时写下“知否?知否?应是绿肥红瘦。”千年后的今天,我们仍能在“绿肥红瘦”间,听见那个时代清越的青春回响。

20+岁:冰心在20岁前后写道:“空中的鸟!何必和笼里的同伴争噪呢?你自有你的天地。”年轻的她以诗为剑,那些清丽文字如同繁星坠落人间。

30+岁:徐梦桃32岁站在冬奥领奖台上,腿里带着手术钉完成“教科书级”动作,这是中国空中技巧女队在冬奥历史上的首金。鲜为人知的是,比赛前4个月,她刚完成双腿半月板手术,凭借着一股拼劲儿终于如愿登顶。

40+岁:王承书在归国邮轮上立下誓言:“科学没有国界,但科学家有祖国。”44岁时,她冲破美方阻挠,回到祖国怀抱。她隐姓埋名三十年,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爆炸背后的女功臣。

50+岁:作为球员,水庆霞曾5次捧起女足亚洲杯。2022年2月6日,她以主帅身份带领中国女足再次站上亚洲之巅。和绿茵场结缘的三十多年里,她始终为热爱的足球运动步履不停。

60+岁:在湖南浏阳秧田村,从小渴望读书的张秋香因为家境贫寒,从未上过一天学。将儿孙抚养长大后,张秋香已经60岁了,本该安享晚年的她却动起了学认字的心思。从60岁开始学认字,一直到70多岁,张秋香认识了超过4000字。

70+岁:70岁还可以运动吗?陈继芳告诉你答案。她曾通过健身3个月减去28斤,站举壶铃、热浪战绳、直腿硬拉……一项项专业训练,是她每天的必修课。陈继芳说,老年人不要轻易放弃自己,“我们必须不停地学习,要跟得上时代的潮流。追求健康,何时都不晚。”

80+岁:“80后”的王志珍是中国科学院院士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家,她在国内开创了折叠酶和分子伴侣研究的新方向,极大地推动了我国生命科学研究的进步。女性如何才能闪闪发光?80多岁的她赠言:“不要因为是女生就对自己要求低一点。I can,I can do,I can do better!”

她们的力量
是坚持与热爱的交响曲 
是创新与匠心的双重奏 

——

她们是母亲、妻子、女儿

更是科学家、开拓者、追梦人 

她们以不同维度的坚持和突破 

诠释着“女性力量”的当代注脚 


这个三八节 

向最好的你,致敬!

祝你铮铮,祝你昂扬 

祝你扎根大地挺直脊梁 

祝你乘风破浪,步履生花




责任编辑:蒋常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