返回
顶部
首页 > 首页新闻 > 正文
儿童也会抑郁?出现这些行为要警惕!
  • 2023-09-21 来源:健康中国、威海市妇幼保健院
  • 阅读量:2951

孩子也会抑郁?
不少爸妈的第一反应:

“好吃好喝,还是家里的团宠,

这么小的孩子也会抑郁?”

《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》调查数据显示

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%

50%的抑郁症患者为在校学生


抑郁症也被称为“心灵的感冒”

青少年、孕产妇、老人群体中

抑郁症相对高发

对青少年患者而言

父母是其就医前极为关键的一环

他们能否及时察觉孩子的异动

并给予有效的关注和引导

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未来的病情走向

一起来具体了解

↓↓


哪些儿童易患抑郁症


儿童抑郁症的病因不明,一般认为是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和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

很多研究表明,儿童青少年抑郁的产生与家庭不良生活事件有关,如:亲子分离或早期母婴关系丧失;被父母虐待或忽视、亲子关系恶劣、家庭长期缺乏温暖等。


性格方面,自我评价低、性格偏内向,较孤僻、适应能力差、对挫折耐受性差、情绪不稳定的儿童,容易产生抑郁。


儿童抑郁症有哪些表现


儿童抑郁症的前兆未必表现为情绪低落、悲伤萎靡,而是焦虑、易怒,或非器质性的躯体症状。


对于儿童青少年出现的无端发脾气、暴躁等情绪以及莫名的躯体不适,家长和老师应引起重视。


不同于成人抑郁,儿童抑郁的主要情绪体验就是“心烦”,常因为一点小事发脾气,在家里比在学校更容易发脾气。


同时会经常表现对学习兴趣下降或厌学、逃学,与同伴交往减少,对以前喜欢的活动失去兴趣,整日沉迷于手机或网络,自尊心和自我价值感受损,行为偏激、冲动或冒险。严重时甚至离家出走,随便发生性行为,酗酒或吸毒。


有的孩子抑郁后喜欢看血腥的视频,觉得活着没意思,整日钻研各种自杀的方法。严重时可导致自伤、自杀等严重后果。


儿童抑郁症的治疗越早越好


调查显示,学校、家庭、社会对青少年抑郁的识别率平均不足1%,一些综合医院的识别率仅为15%左右。


在现实生活中,儿童抑郁有时被认为是闹脾气、青少年抑郁经常被错认为“青春期的叛逆”,以躯体不适为主要症状的抑郁被认为是躯体疾病,而被忽略。


所以,出现上述情况后应及时就医,请专业人士做出科学的判断。

责任编辑:闻雅丽